展开剧照
大国根基

大国根基

加载中...
󰃖主演:
内详  
时间:
2018-10-20 19:44
󰁣年份:
2018
󰃡类型:
纪录片
󰃍地区:
大陆
󰃋语言:
国语中字
󰄭导演:
刘卫  
󰆘剧情:
大国根基百度云纪录片以《大国根基》六集篇幅系统描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历..【详细】
预留广告位300-250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情简介 
大国根基百度云纪录片以《大国根基》六集篇幅系统描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探寻和回答了粮食安全、谁来种地、绿色发展等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根本性话题。
该片从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科技进步、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三农”领域的成功探索事例,刻画了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如“杂交稻之父”袁隆平、中国第一位“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何康、治沙英雄石光银等。
《大国根基》全片共有“种子的力量”“第一生产力”“希望的田野”“农业重器”“从田园到餐桌”和“绿水青山”6集,每集50分钟

 
写在最前:这片子刚开播时,每晚在电视上看直播。不过经常因为下班回来累或者晚饭后犯困,经常看睡着。后来觉着这片子跟自己行业紧密相关,又在网上找回来重新看,边看边做笔记。因为看直播时就觉得这片子里面的事例太多、主题太散,通过笔记理了一下,发现还是有比较鲜明的主题。
 
第1集:农业的力量(经济与社会意义)
1、口粮自给(吃饱)
 
水稻:云南宁蒗红米水稻,袁隆平在海南的杂交水稻育种
 
小麦:河南小麦种植,大型面粉生产厂,方便面生产,西点专用面粉、河南淮滨弱筋小麦种植(专家用了十年引导)
 
2、动物蛋白与饲料(吃好)
 
肉蛋奶:北京利群烤鸭、鸭肉生产(北京金星鸭业),猪肉生产(某号称亚洲最大单体屠宰厂,估计是双汇)、某大规模标准化养猪场,某号称中国最大单体奶牛养殖场(首农定州牧场),怀柔某号称亚洲最大单体蛋鸡场
 
饲料:吉林玉米种植,大北农饲料厂,山东玉米机械化种植,容易脱粒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玉米育种
 
3、农业促脱贫
 
甘肃定西马铃薯种植、养牛(中间失败,后接受专家培训),西芹种植
 
云南石林鲜花种植(也失败过,采摘方法不当)
 
西藏日喀则温室蔬菜种植(蔬菜生病,请山东农技师来指导)
 
本集观后感:
 
育种是核心,同时一线生产中的技术指导也太重要了。如果把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做比较,育种相当于工业中的研发,而一线的种养殖就相当于是工业中的量产阶段。工业中对一线生产工人的技能培训有多重要,农业中对农民种养殖的技术支持也就有多重要。但不利条件是:
 
1)农业生产相对更加分散,不像工业制造那样集中,也不易做集中的培训提升;
 
2)农业一线生产者经常与经营的组织者(农业企业)是相互独立的,中间以购销合同连接,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动力及自身成本考量会有些问题;但工业制造中,工人完全是通过劳动合同来内部化的(尽管也存在分分钟跳槽去别家的可能,但似乎也比农业生产合同会稳定一些),工业企业培训提升工人能力的动力可能更强一些——因为合同连接方式不同,或者说内部化程度不同,使得企业主导的培训会面临不同的外部性,比如某企业把农户培训好了,结果下一年跟别的企业合作去了,所以这可能会影响企业去开展培训与技术支持的动力。但是,这事情有外部性,农民群体技能提高了,对国家是好事儿,所以可以考虑政府来部分买单,作为一项公共品来提供。
 
最近我们老板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公益培训乡村农技员和新农民方面的议案……但我总觉着这事儿还是得国家也提供一些补贴支持。
 
第2集:第一推动力(科技)
1、育种
 
国家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呼玛高寒水稻种植,海南南繁育种基地(21年两系杂交稻育种)
 
2、土地改造
 
梯田,河北邯郸曲周盐碱地治理,江苏盐城滩涂改造(建鱼塘、种菊芋),甘肃酒泉戈壁滩种蔬菜(温室、秸秆和牲畜粪便造土壤、滴灌)
 
3、跨越时空的蔬菜种植
 
山东寿光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城市智能蔬菜工厂(立体、水培、灯光)
 
4、基因工程
 
抗虫棉研发
 
5、造福世界
 
隆平高科的水稻国际培训
 
本集观后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看到本集的分集名,基本能想到是讲科技,片中也多次点题“是科技实现了……”。不过很多农业科技的研发,周期真得太长了,需要国家的投入,也需要有伟大愿景的企业的参与,同时也应该让农业科学家们有更长期的回报激励。优秀的农业企业最终都应该成为科技型企业。
 
第3集:希望的田野(土地与组织)
1、城镇化→农村劳动力减少
 
黑龙江孙吴县:种粮大户趁过年谈土地续租
 
重庆江津中山古镇:过年外地打工亲人回家团聚
 
云南元阳:外地打工农民回家秋收水稻
 
2、分散小农经营有局限→需要规模化→家庭农场涌现
 
重庆南川区:个人承包两座荒山种圆黄梨的家庭农场(出现个数字,全国家庭农场平均面积13公顷)
 
3、比个体家庭农场更进一步→更多村民联合的合作社
 
青海玉树:某牧场的土地确权、测绘(土地流转是合作社大发展的重要前提)
 
浙江平湖姚浜村:全国第一个整村土地(160公顷)流转的村庄,全部流转到集体后统一规划,村民每年有分红,老人有生活补贴,来村企业提供就业机会
 
辽宁盘山:某农业合作社,最早只是农机合作社,当地土地本来分散无用武之地,后机缘巧合大胆接手一块700公顷土地,农机排上用场,后发展为200人合作社
 
4、个体大户迈向规模化之后面临的资金问题
 
吉林松原长岭:某砖厂老板试图把1250公顷盐碱地改造成水稻种植基地,缺资金,最后靠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
 
内蒙古锡林郭勒西乌旗:某牧民从养羊升级到养牛,要租更大的草场,还要买牛,缺资金,没有抵押物,保险公司提供担保帮助牧民贷到款
 
5、规模化之后的管理模式:公司+农户,村民土地股份合作社
 
重庆奉节:脐橙种植,公司+农户,标准化管理果园
 
四川崇州黎坝村:村民以土地入股,组成农业股份合作社(注意与前面浙江平湖的整村土地流转给集体似乎又有差异),组建股东理事会,聘请懂技术的人当职业经理人
 
本集观后感:
 
这集主题其实算是比较清晰的,第一次是下班后看的,很困,边看边打瞌睡,但也大概知道讲规模化、土地确权和流转、多种形式经营主体什么的……主要问题是叙事的结构不那么清晰,不同于前两集大体上都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本集更像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但又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到后半段,第4节和第5节就没觉得有什么递进关系,感觉又像是并列的。
 
而且中间还有很多挺杂乱的安排——比如第1个故事一下子就讲到了土地承包了,结果第2、3个故事又不提了,只在讲农民工进城与候鸟式返乡的问题,然后第4个故事又开始讲承包……那你把2、3挪到1前面先讲,1、4连着讲承包不是更好?
 
又如这里第3节是讲一种集体组织形式,第4节讲个体大户的资金问题,第5节又回过来讲一种集体组织形式,这样集体-个体-集体的顺序就显得很乱。而我唯一能帮编剧找到的一个好理由,就是这里面涉及到的土地规模是逐渐加大的(13→160→700→1250公顷)
 
这种纪录片,怎样搭建好架构,组织素材,真是太重要了……
 
第4集:农业重器(机械化与水利)
1、机械化
 
河南南阳:小麦的机械化收割←雷沃三夏的客服中心和移动服务人员,小农种植与大规模跨区域机械化收割的结合
 
湖南岳阳: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收割、烘干车间,种粮大户自己投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3→400→1500公顷
 
山东乐陵:玉米的机械化收割、脱粒,手工收割成为休闲比赛(有情调)←得益于育种技术进步
 
河北邢台:无人机(大疆)勘测理赔→63公顷玉米地受灾
 
意大利博洛尼亚:雷沃重工收购阿波斯Arbos
 
黑龙江七星农场:农机指挥中心
 
2、水利
 
四川成都:都江堰
 
河南安阳林县:红旗渠
 
四川绵阳:武都引水工程
 
本集观后感:
 
相比第3集,这一集的结构就非常简单明了了,前面大半部分讲机械化,后面小半部分讲水利。讲机械化的基本是在当代;讲水利的则一下子追溯了很久远的历史,这让人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比如最新的一些微观层面的灌溉技术有什么进步啊?有没有更精准的、更智能的什么?
 
从上一集开始就是在B站上看的,对为数不多的弹幕,感到观众们大都三观很正啊。看机械化内容的时候,一堆在吐槽《舌尖3》小农怀旧思想的;看红旗渠那一段时,也是一堆表达感动的。
 
第5集:从农田到餐桌
1、农产品流通
 
当前仍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格局(台北菜市场清晨拍卖)
 
从批发市场走向电商(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冷链物流提供支撑(顺丰)
 
2、信息化管理/大数据
 
大北农智猪联网/智农通的运用:养殖管理、行情查询、猪交易(山东滨州某猪场)
 
生猪价格保险的推广←与大数据的支撑有关
 
3、食品安全
 
蔬菜药残检测(山东安丘,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大县)
 
农药连锁直营与实名购买
 
4、食品更多途径获取(大食品观)
 
牧区:人工牧草改良天然草原(紫花苜蓿与燕麦套种、机械化灌溉)→促进乳业发展(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
 
渔业:近海养殖,水生植物(海带、龙须菜)与贝类的套养(山东荣成),陆上循环水养殖(鱼苗、过冬鱼)与海里网箱养殖相结合
 
本集观后感:
 
与第3集对比一下:第3集是主题清晰,结构不够清晰;本集是结构清晰,主题不够清晰。首先这个从农田到餐桌的节目主题有些问题。如果说它没有什么特殊性吧,这一集确实基本在讲与食物有关的;如果说它有什么特殊性吧,因为至少整个这部纪录片播了5集了,也没有特别地把其他非食用的经济作物作为一个小主题来讲(比如第2集里面提到了一次棉花)。当然,这也好理解,因为农业确实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
 
所以当整个“从农田到餐桌”的题目出来是,更容易想到的还是一个更聚焦的范围——农产品流通,因为这样会让这一集更有特色,而且一开始也确实是在讲流通的。
 
但越往后面讲,范围就越来越扩大了:第2部分信息化那一部分,猪交易其实与流通有关,但养猪过程的信息化不是更应该出现在出现在第2集“第一推动力”里面吗。如果把后半截养殖过程信息化挪到第2集去,那么剩下的猪交易部分就可以并到农产品流通里面去了。
 
第4部分又一下子跳到农田之外,在牧区、渔业更多途径获取食物。单独这两块也还可以,但总感觉有些意犹未尽,还有林区啊,我们常把大农业分成“农林牧渔”,怎么少了一块啊。
 
当然,这可能也是有些吹毛求疵了。不过回过头也不免感慨,播了5集了,其实从剧中各个小主题、小故事看,还是“以农田为主”,其他更丰富的农业形式,农田之外的、食物之外的,要么是现实中的结构占比确实不大,要么就是整部片子还是反映不足。 
 
第6集:绿水青山(农业与环境)
1、休闲农业
 
江苏兴化垛田镇:湖上油菜田
 
四川成都郫县:中国第一家农家乐,从为到农村来买花的客人提供简单食宿起步
 
2、循环农业
 
江苏江阴:稻田废弃秸秆+养牛场牛粪→搭配做有机肥,南京农大提供支持
 
北京延庆:德青源蛋鸡场鸡粪沼气发电
 
3、渔业资源修复
 
浙江舟山:休渔期,海洋捕捞总量管理
 
山东:人工鱼礁(很简单地提了一下)
 
4、节水种植(第4集的水利主要讲引水,本集则是讲节水,有所不同)
 
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科尔沁沙地谷子种植(就是小米,曾被玉米替代,又替代回来),张家口市农科院研发的张杂谷
 
河北石家庄藁城:小麦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
 
河北黑龙港:休耕(很简单地提了一下)
 
新疆昌吉呼图壁:棉田膜下滴灌,稳流器苗木滴灌(注意防雪防冻)
 
5、水土修复
 
陕西榆林定边:治沙英雄石光银
 
福建龙岩长汀: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逆向种植,种树种茶,景观林、美术林(讲到“农二代”问题,大概是因为水土修复相比普通的农业生产更是愚公移山、百年大计,更在意前赴后继、代代传承)
 
本集观后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大大的思想作为最后一集来结尾,是很懂事的……
 
几个小版块的主题也算清晰,不过觉得如果倒转一下叙事顺序可能就好了——如果把几个小版块设计的环境状况从好到差做一个排序,那么后面的水土修复、节水种植,是讲改善差的环境,使其适于(福建红壤改造)或利于(三北防护林保护农业区)农业生产;中间的渔业资源修复、循环农业,则是讲当前的农业生产如何避免损害(中等水平的)环境;最开始的休闲农业,才是农业先改善了环境(种水稻、种花形成景观),然后利用这好的环境,获得旅游附加值。按照这个顺序来讲,才有一种产业升级,适于农业,又超越农业的意味。
 
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创作者觉得最后水土修复的两个故事,由于难度更大,在精神与情感上感染力更强。不过,始终觉得这部纪录片的“讲故事”能力比较一般,只有第4集红旗渠的故事能够看得让人有些感动,所以这里把水土修复的感人故事放在最后,也没起到什么片尾情感升华的效果。
 
这里连带引出一个问题,就是整部片子在素材取舍上,还是有些不够果断,贪多求全。很多素材都是简单提了一下,像本集里面的山东人工鱼礁、河北黑龙港休耕,与其为这些讲不深的片段花上几分钟时间,不如果断舍弃,把这些时间挪到那些重点素材上,把故事讲得更好一些。
 
写在最后:不管有多少不足,能有这么一部6集纪录片,对中国农业现状做一个全景式展示,让多一些的人关注到农业,总是迈出了很有意义的一步。
 
再说说惨淡的现实——《大国根基》和讲工业的《大国重器2》几乎同时播出,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在央视官网上直接搜“大国根基”还搜不出对应的页面,搜“大国重器2”则是可以看到一个专题页面的。也很难得这部片子也被搬运到B站了,不过到今天为止,B站上《大国根基》合集的播放数只有4.8万,而《大国重器2》的播放数达到了36.4万。
 
如果这部纪录片今后还会出第二季,我希望能够更多展示里面科技的力量,同时也能把故事讲得更好。带给大家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但也更有情怀的中国农业。 

网友评论